所以虽然本周五才是《地久天长》的国内正式上映时间,但信赖已经有不少朋友和我一样在点映期就率先感受了这部电影吧
这是一部长达三小时的剧情片,在订票时有想过这么悠长的电影会不会让平时观影两小时都认为太久的我们不习惯
可看完电影后却只认为这三小时好短
还没来得及领会出何谓“地久天长”、还没想清晰丽云和耀军的悲情该归咎于命运还是时代,它已经悠然到了恰到好处的尾声
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故事:
年青的刘耀军(王景春 饰)、王丽云(咏梅 饰)夫妇,和沈贤明(徐程 饰)、李海燕(艾丽娅 饰)夫妇是同厂工作的同事兼好友
他们的儿子刘星、沈浩也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
两个家庭的命运自此开始改变,贤明早早下海,带着海燕和孩子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被迫下岗的丽云随着耀军一路向南,有意要放逐自己的两人来到一个偏远的沿海城市从新生活
他们努力想给生活从新注入希望,甚至领养了一个和星星很像的男孩,叫他刘星(王源 饰)
可反复经历着生活的曲折、命运的玩笑,终于进入老年的他们,最后还是选择从新踏入故土
给两家人这长达几十年的心结,画一个温顺的句号
这个故事假如放在国产剧里,我想是能够展开撕个几十集,再哭个几十集,再和好几十集的
光是其中的起伏冲突,就值得主角们高光飙戏数个回合
可《地久天长》的高超之处就在此:
不止导演没有给剧情设置什么强烈的戏剧冲突、情感爆点,甚至几次冲突关键点的展现,都刻意避开了直叙
王景春、咏梅两位主演的演技也分外克制,没有什么歇斯底里的苦楚,反而永远对生活充斥温和和善意
丧子的丽云,明明有很多值得抱怨命运的理由:为什么我的孩子没了?为什么下岗的是我?为什么要逼我堕胎?为什么一再放逐自己也没办法找到平静的生活?
可她没有说过一句
就连躺在床上因为想到星星忍不住嚎哭的时候,她都选择背过身不要让朋友看到更惆怅
她的丈夫耀军,更是一个好真实的角色
导演似乎并不害怕展示耀军身上或大或小的缺点,可最妙的就是,即使他的某些行为简直值得打上渣男标签、在围脖上让人为此辩论两百条
可当你一路看着他做厂里手艺最好的修理师傅,和朋友们一起在舞厅里边踩着节拍嘭恰好边眼里笑出亮光
成了对儿子的叛逆终于无力的父亲
对这个角色,你终于无法轻易做出一个判断、打上一个标签
他真实得像曾经给我们买过大大泡泡糖的伯伯、像闲时吹嘘自己年青时多时髦的爸爸
影片有一刻给了耀军一个似乎要爆发情绪的点,我以为他是要向贤明“问罪”,可他说出口的却是不要在浩浩面前再提这件事
他失去了儿子,却不忍心让别人的儿子受到伤害
王小帅导演说丽云和耀军其实代表着最普通最仁慈的中国人,我信赖的
他们是两个仁慈的普通人,经历知青下乡、返城进厂、被迫打胎、忽然丧子、被逼下岗,于是逐渐放逐自己,也在时代浪潮里被不断边缘化
两位主角把那份上一代中国人独有的隐忍倔强、仁慈暖和诠释地如此真实
故事线里明明有很多煽人落泪、让人热泪奔流的时刻。可主创们却永远选择娓娓道来 连那一声对生活的叹息,似乎都是无声的
在这段属于丽云和耀军的朴实的生命之程里,咏梅和王景春没有自己也没有表演痕迹
这份克制和真实,才是更撼动人的力量
“时间已经停止了,剩下的就是慢慢生活”,丧子后的丽云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状况
阖家幸福、快乐团聚,都属于别人。他们大步提前地进入了衰老,然后不断漂流
她和耀军的脸上是对命运、对生活合盘接收的温和表情,可却一下一下扎着我
在我看到浩浩长大成人、组建家庭的时候;在我看到白头发明显要少很多的贤明和海燕的时候;在我看到他们拿着礼品祝贺浩浩有了孩子的时候
普普俗人如我,忍不住为时间仅仅在他们身上刻下苦楚的皱纹而忿忿不平
王小帅导演反复强调着《地久天长》不是一部电影,而是生活本身。它带着扑面而来的年代感向我们展开了这个故事
影片在接近尾声的时候,又回到了开头那张饭桌上
我想起开场时这一家人的和谐、那栋筒子楼里哼唱的友情地久天长、丽云几十年的流浪流落、和浩浩终于能够面对错误的坦诚
生活填满了这些琐碎的快乐和苦楚,和丽云耀军一起来到了此刻
地久天长四个字,似乎那么熟悉,又飘忽不可捉摸
其实说了这么长篇幅的电影,片子里还有一位似乎和剧情主线没大关联的配角,给了我很深的触动,就是美玉
她一出场就是性格开朗的阿姨,给小朋友买最让人爱慕的大白兔、笑着催丽云怎么做菜那么慢
同样是工厂女工,她不像海燕呆板也不像丽云内敛,就着收音机里传出的时髦音乐尽情摇摆
她似乎自带快乐和热闹的气场,却在新建出事之后第一次崩溃
可很快,她又打起精力了,她在丽云爱慕的眼光里说走就走
她说“我预备去南方,流落去!”
似乎不管什么事落在她这里,都不是什么难以解决的大事。三月开始,趁着妇女节,很多平台上都有人热议女权、女性力量
看《地久天长》时我忍不住想,美玉不就是那个时代超勇敢的女性前锋嘛